
茶学与茶科学电子书下载
编辑点评:
茶学与茶科学pdf下载,这本书的作者作为一名资深的茶文化专家,为读者全方位的概述了茶的采摘、制作、冲饮等内容,帮助茶爱好者能够更多的了解到茶。
茶学与茶科学内容介绍
作者从科学的角度讲述茶树的形态与繁殖,茶叶的制作工艺、冲泡、品饮、内含物,以及茶的形、色、香、味、韵、气等,借由科学的实证依据将理论与实务结合,分析茶产业的发展以及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及传承。通过"理性识茶,感性讲茶,悦性品茶”,将正确的茶知识传承与推广,并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广大的消费族群具备识茶、辨茶与选茶的能力。
茶学与茶科学图书作者
叶士敏1984年开始接触中国十大名茶及普洱茶,自识茶、饮茶、辨茶、制茶,乃至研究茶,迄今已三十年;期间遍访两岸茶区,曾远赴广西大瑶山探访野生茶林及研究制茶工艺,曾创办茶叶研究所及举办茶叶论坛。近几年他将重心放在台湾老茶研究及台湾野生茶、白茶开发领域,并从“茶叶科学”的角度剖析及阐述六大茶类。曾出版《台湾红茶的百年风华》《茶叶科学观》《有机化学研习指引》等二十余部著作。2017年,在江苏宜兴举办“两岸交流茶会”。现任中国台湾地区“中华茶学研究协会”创会会长,台北市茶学专任讲师、广东省植善丰禾专任讲师、潮州市喜心斋专任讲师。
茶学与茶科学主目录
第一章 识茶篇
第二章 制茶篇
第三章 冲泡篇
第四章 品饮篇
第五章 贮存篇
第六章 养生篇
第七章 台湾十大特色茶
茶的冲泡环境
一、环境温度:15~27℃
大于27℃:
易出汗,司茶人注意力较难集中。小于15℃:
散热速度快,水温下降太多,溶出物减少。
高沸点香气精油不易挥发。
内含物结合力增强,易形成混浊茶乳。
二、环境湿度:小于70%
大于70%则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过高,香气精油不易挥发。
三、环境光照:无直射光
直射光易影响司茶人对汤色及叶底的判读。
四、噪音:小于80分贝
大于80分贝则司茶人注意力较难集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