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

编辑点评:三联出品的套书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是三联匠心出品!包含王家范豆瓣9.5《中国历史通论》,田余庆豆瓣9.5《拓跋史探》,《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等经典文史作品!精品下载站免费分享电子版完整免费下载。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图片预览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1)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2)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3)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4)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5)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6)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7)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8)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9)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10)

套书包含内容

《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王家范 豆瓣9.5

《拓跋史探(修订本)》 田余庆 豆瓣9.5

《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 茅海建 豆瓣9.4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茅海建 豆瓣9.2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茅海建 豆瓣9.7

《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增订本)》 茅海建 豆瓣9.0

《中国印刷史研究》 辛德勇 豆瓣9.1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豆瓣9.1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 李猛 豆瓣8.9

《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 萧驰 豆瓣8.8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增订版)》 吴飞 豆瓣8.7

《实证的迷思: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 叶启政 豆瓣8.6

《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姚大力 豆瓣8.6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姚念慈 豆瓣8.5

《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 杨念群 豆瓣8.4

《晚清的士人与世相》 杨国强 豆瓣8.1

《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 陈立胜 豆瓣7.9

《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 孙庆伟 豆瓣7.3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年》 应星 豆瓣7.1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杨立华

《清代价值尺度:货币比价研究》 王宏斌

目录大全

总目录

中国历史通论

封面

书名页

当代学术 总序

目录

绪言 我对《中国历史通论》的考虑

前编 通论专题研讨

背景:“大历史”观念与专题选择

总起:对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的认识

交代:专题的安排

一、部族时代

“部族时代”的提出

部族的出发地:“聚落”

宗族、部族与“方邦”

“卡里斯玛”型权力崇拜

二、封建时代

学术史追溯:“封建论”

由“天下万国”到“封邦联盟”

西周王国:“封邦建国”制

附论:关于“三代”演进的一种文化分析

三、大一统帝国时代

由列国纷争走向大一统

“大一统”的历史镜像

“帝国”时代的内部分期

四、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产权的发生学诠释

下篇

“黔首自实田”辨

自耕农为“国家佃农”辨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辨

五、农业经济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上篇

农业起源概说

农业发展进程鸟瞰

下篇

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

是什么阻碍了经济的变革

余论

六、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

上篇

帝国体制下商品生产辨析

下篇

帝国时代消费形态解析

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

七、政治构造与政治运作

辨识政治体制特征的方法论策略

“封建”与“郡县”之辨

刚柔相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机制

八、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问题意识”

辨识理路

历史探源

余论

后编 回顾与反思

一、百年史学建设历程回顾

百年史学主题:重新认识中国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余话

二、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东汉前中国史纲》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众窍无窍,天然自成

三、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

走出低谷的历史抉择

揭开中国社会变革艰难的奥秘

四、社会历史认识若干思考

中国历史有没有自己的“谜”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成为科学

社会历史的认识能否“价值中立”

不能了结的“情结”

续编 后十年思考鳞爪

一、吕思勉:“新史学”向社会史的会通实践

引子:“燕石”之为宝在识与不识

梁启超构建新式中国通史理想的实现

“新史学”旨趣的丰富和会通

“思勉人文学术”精神

二、农业、农民与乡村社会:农耕文明新审视

农业生产力研究

传统经济再评价

农民、乡村社会的过去与未来

三、解读历史的沉重:评弗兰克《白银资本》

阅读心理镜像

“中心”偏好与“单脚走天下”

中国不需要“皇帝的新衣”

四、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五、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六、时间、空间与经济理性——《大学中国史》序论

空间:活跃的历史大舞台

时间:变迁不在一朝一夕

“经济理性”:在鸟笼子里跳舞

增订本后记

拓跋史探

封面

书名页

前言

目录

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

一 《魏书》“子贵母死”所据的汉典和旧法

二 拓跋部早期君位传承中后妃的作用

三 君位传承中后妃的部族背景

四 离散部落与子贵母死

五 子贵母死制度的几个问题

六 小结

贺兰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一

一 贺兰与拓跋

二 贺赖头徙平舒与贺讷总摄东部

三 道武帝离散贺兰诸部落

四 贺兰部落离散以后的余波

独孤部落离散问题——北魏“离散部落”个案考察之二

一 前秦灭代以后的独孤部

二 刘显引窟咄争位和道武帝离散独孤诸部落

三 《魏书》所见的刘奴真与刘罗辰

四 部落离散以后的独孤部民

关于子贵母死制度研究的构思问题

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魏书·序纪》有关史实解析

一 缘 起

二 拓跋东、中、西三部简况

三 释《序纪》所见惠帝、炀帝东奔诸事

四 惟氏、维氏与祁氏

五 代谷的地理背景与西晋护乌桓校尉的广义职能

六 东木根山地名的来历和拓跋立都问题

七 两种类别的代北乌桓

八 拓跋内乱与乌桓动向

九 前燕云中之戍——代北周边关系之一

十 朔方局势与前秦灭燕、灭代——代北周边关系之二

十一 前秦灭代后对代北乌桓的处置

十二 拓跋与代北乌桓的共生关系

《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

一 《真人代歌》释名

二 《代歌》、《代记》及其与《魏书·序纪》关系的推测

三 国史狱事造成的史风问题

文献所见代北东部若干拓跋史迹的探讨

一 方山西麓的祁皇墓

二 草原部落大会与平城西部的郊天坛

三 新平城近处的拓跋史迹

四 关于祁后事迹的两个疑点

关于拓跋猗卢残碑及拓本题记二则——兼释残碑出土地点之疑

附录一 关于拓跋地境等讨论二题(摘录)

附录二 《魏书》所见的若干乌桓姓氏(摘录)

修订本后记

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

封面

书名页

自序

目录

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

一、学术史与本文之旨趣

二、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

事后报告制度

未送慈禧太后的个别重要奏折

慈禧太后似不掌握全部谕旨的原文

事前请示制度

从张荫桓弹劾案看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政治权力关系

三、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三日的政治异动

开懋勤殿与七月三十日给杨锐朱谕

八月初一日召见袁世凯

八月初二日给康有为的明发上谕

八月初三日参预新政军机章京“签拟”权力受限

四、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突然回西苑

杨崇伊的奏折与八月初三日晚慈禧太后决定明日回西苑

伊藤博文的觐见

八月初四日光绪帝移居瀛台非为囚禁

八月初五日上午光绪帝单独处理政务

五、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训政前后

八月初五日慈禧太后决定回颐和园时间推迟至初十日

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训政

袁世凯告密消息传到北京

光绪帝不认可“围园劫后”说

六、整肃与软禁

八月十五日慈禧太后决定不回颐和园

八月十九日杖毙太监

八月二十三日起光绪帝被软禁

九月初四日公布光绪帝病情

七、结论

附录一:百日维新期间军机处上呈慈禧太后重要折片

附录二:光绪二十四年正月至百日维新前军机处上呈慈禧太后重要折片

戊戌年张之洞召京与沙市事件的处理

一、徐桐的提议与清廷的用意

二、张之洞与总理衙门对沙市事件的处理

三、召张之洞进京的呼声再起

四、简短的结语

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研究

一、学术目的与方法

二、上奏权、代奏与上书的处置

代奏的规定

六月十五日以后的新规定与罢免礼部六堂官

“参预新政”军机四章京与上书处置方式的改变

慈禧太后的介入与新规定的取消

三、上书的内容及其评价

清朝政府的制度病

激进、缓进与守旧

议会的概念与设置

西学与中学

铸币

税收与财政

农业改革

追求实效的具体建策

北京的道路河道修建

四、简短的结语

附录:司员士民上书的时间、代奏及收藏状况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对外观念的调适

一、德国亨利亲王来华促动的清朝觐见礼仪改革

二、为德皇制作宝星与购置世界地图

三、亲拟致日本国书与召见伊藤博文

四、赴韩使节的派出

五、结语

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

一、戊戌变法时期中日关系之背景

二、戊戌变法前期及高潮期日本政府的观察

三、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

最初的反应与大隈重信的态度

援救张荫桓

援救梁启超

同意康有为赴日本

参加各国派兵北京的行动

援救黄遵宪

阻止废黜光绪帝

参与各国迫董福祥部甘军退出北京的联合行动

四、山县有朋首相、青木周藏外相的态度变化

劝告清朝实行温和主义的行动被中止

援救文廷式的行动被中止

“礼送”康有为离开日本

五、简短的结论

本书征引文献

新版后记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公车上书”考证补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档案文献的再次检视

三 都察院的态度

四 “公车上书”的发动者

五 官员与公车上书的实际政治作用

六 孙毓汶的分量

七 《公车上书记》、《南海先生四上书记》的说法

八 结论

第二章 “公车上书”考证再补

一 总理衙门章京的上书

二 刘大鹏日记中的记录

三 “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中的记录

四 我未加解读的相关史料

五 关于史家的主观意志

六 个人的希望

第三章 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

一 甲午战后下诏求贤

二 胶州湾事件后三次下诏求贤

三 康有为及其党人的活动

四 王文韶、荣禄、张之洞、陈宝箴、刘坤一等封疆大吏的保举

五 京城中的较量

六 懋勤殿:康有为及其党人最后的保举攻势

七 简短的结语

第四章 京师大学堂的初建——康有为派与孙家鼐派之争

一 淡出的背景:强学会与官书局

二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与章程起草人的变更

三 李盛铎奏折及其用意

四 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联衔上奏及附呈《大学堂章程》

五 孙家鼐的政治理念与总教习位置之争

六 孙家鼐对《大学堂章程》的修改

七 孙家鼐的办学思想

八 简短的结语

第五章 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

一 军事对抗的方案:民团

二 师法于西方与西法之不可据

三 书生议兵与武将论兵

四 因应的外交策略

五 师法日本而修律改约

六 消除教案诸策

七 简短的结语

第六章 记忆与记录——光绪帝召见张元济

一 张元济的回忆

二 张元济当时书信中的记录

第七章 巴西招募华工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

一 康有为的说法

二 巴西输入华工的设想与清朝的对策

三 光绪十九年巴西再派使节来华

四 光绪十九年澳门非法招募华工去巴西

五 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的释读、相关史料与考证

六 推导出的结论

第八章 康有为及其党人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

一 假奏稿与真奏章

二 王鹏运、宋伯鲁的四件折片

三 文悌、张仲炘、杨深秀、李盛铎的五件奏折

四 宋伯鲁和他的《焚余草》

五 《焚余草》所录康有为、梁启超代拟的五件折片

第九章 “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

一 手稿本的基本情况

二 抄本的流传及刊行

三 书名、卷数与写作时间

四 手稿本的修改与增添

五 光绪十五年之误记

六 初步的结论与愿望

征引文献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自序

导论

手稿本、抄本与写作时间

刊印与书名

《我史》“鉴注”的时段

《我史》的真实性

礼送康有为出日本

光绪二十四年岁暮康有为写作时的心情

“鉴注”的方式

《我史》光绪二十——二十四年鉴注

光绪二十年 甲午(1894) 三十七岁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1895) 三十八岁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1896) 三十九岁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1897) 四十岁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1898) 四十一岁

附录

《我史》手稿本所录注文、跋语

顾颉刚抄本所录丁文江之跋语

征引文献目录

索引

人名索引

奏折、条陈索引

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封面

书名页

自序

西方新敌面前的「天朝」旧容

鸦片战争清朝军费考

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兵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法军兵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装备与训练

「天朝」观念下的外交失矩

广州反入城斗争三题

入城与修约:论叶名琛的外交

公使驻京本末

第一次中比条约的订立时间及其评价

近代尺度丈量下的实距

虎门之战研究

浙东之战的战术

吴淞之战新探

大沽口之战考实

上海三联书店版后记

附录

中国印刷史研究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前言

上篇 论中国书籍雕版印刷技术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时间

一 传世文献有关早期雕版印刷的确切记载

二 印刷术起源于唐代以前诸说辨析

三 论唐贞观说之不足信据

四 辨析唐高宗时期所谓雕版印刷史事

五 论武周时期有关雕版印刷的物证、书证与想象

六 韩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秘藏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七 佛像、梵文陀罗尼的捺印与雕版印刷技术的印度渊源

八 密教在唐朝的全面兴盛与印刷术的出现

中篇 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兼论中国早期书籍雕版印刷技术在世俗社会的传播扩散过程

一 唐人“模勒”元白诗为雕版印刷说的由来

二 “模勒”一词的真实语义

三 书籍雕版印刷技术在世俗社会的传播扩散过程与元白流行诗篇的复制方式

下篇 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

一 明铜活字本说的由来

二 视“活字铜板”或“铜板活字”为铜活字印刷于理未安

三 书籍活字印刷史上的铜板法

四 “铜字板”与铜活字无涉

五 其他所谓明铜活字记载辨析

六 华燧之前中国亦从无铜活字印书的记载

七 明代之金属活字印书

结语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封面

书名页

新版说明

序言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

一 品位结构:分等与分类

二 品秩五要素与品位性官职

三 品位结构变迁的四线索

四 品位结构的三层面

第二章 叠压与并立:从“爵—食体制”到“爵—秩体制”

一 周朝“爵本位”体制和“等级君主制”

二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伸展

三 功绩制和身份制之间:二十等爵

四 秦汉“爵—秩体制”及其“二元性”

第三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一:“比秩”与“宦皇帝者”

一 “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的提出

二 “宦于王”溯源:周朝的士庶子体制

三 汉代的“宦皇帝者”与“比秩”的扩张

四 “宦皇帝”制度的流衍及异族政权的类似制度

第四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二:秦汉冠服体制的特点

一 “冠服体制”概念与冠服的分等分类

二 周代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级别分等

三 秦汉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职事分类

四 汉唐间冠服体制的变化趋势:场合分等和级别分等

五 从“由服及人”到“由人及服”

六 附论《旧唐志》所见隋朝冠服“四等之制”

第五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三:品位结构中的士阶层

一 选官与资格视角中的士人

二 阶层的标志:士子免役

三 服饰等级中的士子礼遇

第六章 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官本位与一元化

一 “一元化”与“官本位”的推进

二 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

三 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

第七章 若干礼制与王朝品位结构的一元化

一 公卿大夫士爵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二 周礼九命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三 朝位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四 一元化和连续性

下编

第一章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变迁

一 战国秦汉的禄秩序列变迁

二 今见《秩律》的中二千石秩级阙如问题

三 “中二千石”秩级的形成

四 “真二千石”问题

五 丞相与御史大夫的秩级

六 略谈将军的秩级与位次

第二章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一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二 早期采用禄秩的官、吏、令试析

三 “以吏职为公卿大夫士”与“以秩级为公卿大夫士”

第三章 西汉郡国官的秩级相对下降

一 王国官的秩级下降

二 王国丞相的秩级下降

三 王国内官的秩级下降

四 列郡秩级的相对下降附论郡县秩级简繁

五 郡县诸官属和诸县的秩级下降

第四章 《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

一 “宦皇帝者”所涉官职

二 论“宦皇帝者”之无秩级

三 《二年律令》中的“吏”与“宦”:两大职类

四 《津关令》所见中大夫及相关问题

第五章 若干“比秩”官职考述

一 期门郎、羽林郎

二 文学之官:博士与掌故

三 御史之比秩

四 中央官署掾属的“比秩”问题

五 国官之“比秩”

第六章 “比秩”的性格、功能与意义

一 “比秩”诸官的性格——非吏职

二 “比秩”诸官的性格——“自辟除”

三 “比秩”诸官的性格——军吏之自成系统

四 “比秩”的扩张及其与正秩的配合

第七章 “品位─编任结构”视角中的散吏与比秩

一 公府掾属的比秩原因

二 “职吏─散吏”结构与“品位─编任”视角

三 学徒吏学事、守学事、小史与散吏假佐

四 正任职吏的“预备役”:从掾位、从史位

五 曹魏的司徒从掾位、司徒史从掾、司徒吏、散属

六 两种备吏:脩行与私学

七 文学类的属吏与备吏:文学、处士、好学

八 小结:“品位─编任”结构与属吏比秩现象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封面

书名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鲁滨逊的世界

上篇 自然状态

第一章 从政治到社会

1 “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论自然政治性

2 霍布斯对自然政治性学说的批判:社会性与政治性

3 格老秀斯论自然社会性:自爱与社会

第二章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

4 “自然状态”概念的史前史

5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概念

6 自然状态为什么是战争状态?

7 自然状态与共同体的解体

8 被抛者的世界:世界的取消与自然状态的最终解体

9 自然状态的生活

第三章 社会的构成

10 自然状态的类型学

11 在虚构与真实之间:自然状态的历史化

12 非社会的社会性

中篇 自然法权

第四章 自然法权的分裂

13 何为法权?格老秀斯的三个回答

14 古典法权与现代法权

15 托马斯论自然法:实践理性与自然倾向

16 自然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法:苏亚雷斯的综合

17 “哪怕上帝不存在”:格老秀斯的理性自然法

第五章 现代自然法的危机

18 霍布斯:假设的自然法

19 普芬多夫:自然法作为道德科学

20 天赋观念与自然法:洛克的怀疑

21 自然法的执行权

下篇 政治社会

第六章 人为国家

22 原初契约

23 制度权力

24 代表与政治社会的统一性

25 绝对权力:自然权利还是共同权力?

26 统一契约与臣服契约

27 正常国家与国际社会

第七章 革命政治

28 对政府的疑惧

29 财产、信托与人民权力

30 回到自然状态?

参考文献

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大谢“山水”探秘

一、引言

二、实地山水:谢灵运诗的地理考辨

三、话语山水:谢灵运的美感世界

四、余论

附录一 山水化情与情化山水

第二章 “后谢灵运时代”的“风景”

一、引言

二、天地行旅中的渺漭风景

三、衙署轩窗中的“芊绵蒨丽”风景

四、结论

第三章 南朝诗的空间内化

一、引言

二、江淹的平生“二奇”

三、何逊:世俗画意之“景”的营造

四、阴铿:山水作为“谶象”

五、结论

第四章 问津“桃源”与栖居“桃源”

一、引言

二、游子孟浩然的山水世界:出游与归守的生命历程

三、隐者王维的山水世界:无“入”无“出”的生命幽谷

四、结语与余论

附录二 设景与借景——从祁彪佳寓山园的题名说起

第五章 生气充盈的李白山水世界

一、引言:山水与李白的生命世界

二、人境之侧的清丽山水

三、云山之间的奇幻山水

四、愤激之际的狰狞山水

五、结 语

第六章 杜甫夔州诗中的“山河”与“山水”

一、引言

二、从“山水”到“山河”

三、秋峡与“哀壑”

四、转“情”为“美”的“山水”

五、结论

第七章 不平常的平常风物

一、引言

二、韦应物的仕隐中道与闲居

三、逸出“历史的时间”

四、方域模糊的空间

五、结论

第八章 “山水”可惧,“水石”可居

一、引言

二、元结的”可家”水石世界

三、柳宗元的万山狴牢与泉石相知

四、“择恶而取美”的清流奇石世界

五、结论

第九章 生狞的天地图景

一、引言

二、人生路上风景:从山石荦确到蛮俗生梗

三、祛魅时代的自然神话

四、峰顶的诗情喷礴

五、结论

第十章 水国之再呈现

一、引言

二、历史上的江南城市与以往诗中的江南城市

三、呈现水国:白居易等对江南城市的书写

四、水国之再呈现:白居易的履道坊园

五、结论

全书结论

引用书目

主题词索引

后记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导言:奥古斯丁与罗马

一 罗马的陷落

二 神圣的永恒帝国

三 永恒罗马的颠覆

四 奥古斯丁对罗马的抛弃

五 心灵秩序

六 世界历史

七 新的历史观

第一部分 心灵秩序:至善下的二元分裂

第一章 世界的开端:历史作为心灵秩序

一 时间与灵魂

二 时间的创造

三 上帝何时创世

四 线性历史

第二章 善恶的开端:天使的创造与分裂

一 天使和万物的创造

二 天使的智慧

三 创世六日

四 第七日

五 创世七日与世界历史

六 魔鬼的背叛

七 魔鬼与好的世界

八 魔鬼的骄傲

九 恶的存在

十 善恶的谱系

第三章 人性的开端:没有历史的乐园

一 人的形式和道理

二 灵魂的创造

三 人与天使

四 灵魂的起源

五 四元人性结构

六 另一种尝试:三元人性结构

七 灵性学说的内在张力

八 灵性的身体与灵魂性的身体

九 复活以后的人

十 亚当何时犯罪

第二部分 原罪:心灵的内在冲突

第四章 意志之罪:性情与骄傲

一 所有罪之前的罪

二 前性情

三 《论登山宝训》

四 言辞之争

五 前性情的罪

六 淫欲之罪

七 意志和意志的斗争

八 伊甸园中的婚姻与淫欲

九 禁果的故事

十 骄傲之罪

第五章 死亡之罪:永无终结的悲惨处境

一 在死

二 死亡作为现在

三 在生在死

四 灵魂之死与身体之死

五 第二次死亡

六 人的最坏状态

七 好人的死与坏人的死

第六章 繁衍之罪:亚当和他的后代

一 亚当中的全人类

二 遗传了什么?

三 遗忘的眩晕

四 由一到多

五 虚假的合一

第三部分 历史:自然之外的拯救与合一

第七章 两座城的历史:没有第三座城

一 地上之城中的上帝之城

二 有没有第三座城

三 人类之城?

四 真正的共和

五 相关的争论

六 基督徒皇帝

七 世界历史

第八章 罗马的历史:毫无光荣的霸欲

一 罗马历史中的霸欲

二 奥古斯丁理解的霸欲

三 罗马国父的光荣与罪恶

四 战争与帝国的扩张

五 阿尔巴战争

六 政体问题的消失

七 罗马共和的自由政治

八 德性的内在转向

九 对罗马英雄的赞美与哀悼

十 对罗马宗教的批判

第九章 以色列的历史:并不神圣的圣城

一 神圣历史的分期

二 从亚当到亚伯拉罕

三 亚伯拉罕的应许

四 完人亚伯拉罕

五 亚伯拉罕的信

六 祭司的改变

七 王位的改变

八 以色列的结局

第十章 言成肉身:唯一的历史事件

一 言成肉身的哲学意义

二 耶稣作为中保

三 基督与魔鬼

四 受难作为祭祀

五 人的祭祀与基督的祭祀

六 圣餐礼

七 以基督为根基

八 作为普世之道的宗教

第四部分 末日:普世大同抑或二元终结

第十一章 终极善恶:人类价值的全面消解

一 至善与至恶

二 永久和平

三 政治的起源

四 尘世生活与永恒幸福

第十二章 终极神义:末日的历史意义

一 历史与末世论

二 末世论作为神义论

三 两次复活

四 魔鬼的绑缚

五 魔鬼的释放

六 千年王国

七 进入永恒王国

第十三章 终极生死:循环论抑或二元论

一 永死如何可能

二 永死是怎样的

三 永远的惩罚

四 第二亚当的成年

五 永恒的礼拜

六 线性历史?

结语:奥古斯丁与西方文明的命运

一 奥古斯丁之死

二 古今之间的奥古斯丁

三 对奥古斯丁主义的挑战与成就

四 现代的精神气质

五 世界历史的种种方案

附录 尘世之城与魔鬼之城:奥古斯丁政治哲学中的一对张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实证的迷思: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经验实征取向主导下的美国社会学——1880至2000

第二章 社会现象的量化、测量与数学化——向自然科学倾斜的认知典范

第三章 均值人与离散人的观念巴别塔——统计社会学思考迷思的两个基石

第四章 再论“均值人”的社会学意涵——“机遇”与“命运”的天敌

第五章 社会学家作为说故事者

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何谓“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再谈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国认同

传统中国的族群和国家观念

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研究述评

评“新天下主义”:拯救中国,还是拯救世界?

从以赛亚·伯林到自由民族主义:读陈来《归属与创伤》札记

谈民族与民族主义

“中国”的多样性

中国历史上的两种国家建构模式

内陆亚洲与中国历史: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札记

可以从“新清史”学习什么:《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读后

略芜取精,可为我用:兼答汪荣祖

关于“现地语史料第一主义”:意义与文献处理技术

换一个视角看元朝

怎样看待蒙古帝国与元代中国的关系

重铸“天下”一统的洪业: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汉文明在元时期:果真存在一个“低谷”吗?

面对故国的忠诚

报告文学能讲述历史吗:《成吉思汗、他的继任者们与今日中国的形成》汉译本序

民族认同与民族形成

“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

附录一 对《“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的两点补正

附录二 元代泉州《清净寺记》碑文的文本复原

附录三 回族形成问题再探讨(报告稿)

追寻回民意识的当代心灵历程:读《心灵史》

“满洲”如何演变为民族:论清中叶前“满洲”认同的历史变迁

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

代后记:读《通向文化多元主义的奥德赛之旅》札录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封面

书名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文前彩插

目录

自序

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心理阴影——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

一、魏象枢密奏请杀索额图考辨

(一)有关魏象枢的上谕及其流传

(二)魏象枢阻挠发兵纯为诬辞

(三)魏象枢独对之真相

二、玄烨对三藩之乱的反思

(一)三藩之乱中的汉人动向

(二)地震之后的政局波澜

(三)八旗梦幻的破灭与玄烨的心影

余论:玄烨内心的满汉情结

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面谕》与皇太子的兴废及玄烨的内心世界

一、《面谕》的基本内容与宗旨

二、皇太子出阁的背景与玄烨的指导思想

(一)姗姗来迟的皇太子出阁

(二)满洲家法下昙花一现的出阁读书

三、废黜皇太子与玄烨内心的困惑

(一)初废皇太子有关上谕的解读

(二)玄烨心理人格的基本特征:内怯与猜疑

(三)闹剧般的皇太子再度立废

四、玄烨晚年的窘境及《面谕》的思想来源

(一)孤独与惶惑中的玄烨

(二)《面谕》的思想来源与感情基调

再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面谕》、历代帝王庙与玄烨的道学心诀

引 言

一、精心构撰的开国“得天下之正”

(一)从“孝陵神功圣德碑”说起

(二)关于清太祖立国与起兵反明

(三)玄烨的《明史》情结

(四)关于明清之间的战与和

(五)关于明朝灭亡与清军入关

二、历代帝王庙与满洲传统

(一)帝王庙重新安排确系玄烨生前亲自主持

(二)满洲传统与清世祖福临的反叛

(三)玄烨重新安排历代统绪的背景

(四)特尊辽金的新格局

三、玄烨身兼治道的秘诀

(一)对抗汉人传统之学的新功夫

(二)以治兼道的法门与心诀

结 语

准噶尔之役与玄烨的兴兵之由

引 言

一、准噶尔军入藏与玄烨的误判

(一)策零敦多布率军入藏时间及线路再探讨

(二)关于准军入藏的信息与玄烨的误判

二、清廷与准噶尔的关系以及玄烨兴兵

(一)玄烨的天下观与边界限制

(二)玄烨对准噶尔蓄志已久与图理琛使俄意图蠡测

(三)哈密事件的性质及意义

(四)玄烨兴兵的真实意图

三、清廷与拉藏汗关系再探索

(一)达赖喇嘛的影响及第巴与清廷的周旋

(二)六世达赖的废立及清廷与拉藏汗的相与为用

(三)赫寿出使西藏与拉藏汗的态度

四、游移暧昧的青海蒙古与里塘胡必尔汗的争夺

(一)里塘胡必尔汗现身

(二)玄烨亲征噶尔丹与青海台吉朝觐

(三)清廷的积极笼络与青海台吉的若即若离

(四)争夺里塘胡必尔汗之始末

(五)里塘胡必尔汗与准部之役

未完的结语:兴师准噶尔是否为合理选择

准噶尔之役与玄烨的盛世心态

一、西北清军的合击态势与剿抚兼施

(一)两路大军合剿与噶斯口疏于驻防

(二)诱降准噶尔与乞援俄罗斯

(三)西北清军的运输供给与五十六年“三路进剿”

二、盛世心态与玄烨内心的满汉纠葛

(一)臻于盛世与正统之争

(二)“家给人足”与“移风易俗”

(三)对外征伐与汉人的梦魇

三、专制皇权与玄烨晚年的孤独

(一)满汉阁臣之别

(二)战事期间的祈雨风波

(三)《面谕》颁发的时机与进一步解读

结语:太后之丧与玄烨的道德诉求

主要参考文献

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导论“汉化模式”得失谈与“江南”的复杂涵义

是“汉化”还是“华化”?

“江南”想象:地理的、文化的还是记忆的?

本书各章主旨

第一章 “残山剩水”之喻与清初士人的“出处”选择

“残山剩水”之喻:“南宋—晚明”

一张旧图诱发遗民隐痛

“残山剩水”中的遗民记忆

“残山”与“剩水”之间:“出”与“处”的两难

“山水”易色与风俗之变

“外压”与“内证”:暴力的传染史

遗民何以会“死易生难”?

“出处”涵义新解与士人群体分化

第二章 礼制秩序的重建与“士”“君”关系的重整

小引:江南“山水”异色之后……

“收拾残山与剩水”:移风易俗的意义

“城市”—“乡村”的对峙意象

“夷狄之变”与世家、古礼之兴废

“士”“君”教化角色的转变

对“明末士风”批判的双重意义

帝王也谈“三代”

从“经筵会讲”看“士”“君”教化角色之逆转

第三章 “涉世利生”之下的士风转型

小引:乾隆与遗民的同一困惑

复社“余孽”吕留良

党人碑里姓名非

搏斗于“失节”梦魇之中

遗民的交友之道与生计选择

感悟另一种“出处”之境

八股选家与“道义”担当

不一样的朱子“卫道士”

此“崇朱”非彼“崇朱”

谈宋成癖与持守“家法”

“选学妖孽”的多重身份

“天盖楼”商业运营网络

盖棺尚未论定

第四章 “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上)

小引:雍正如何感知“江南”的文化威胁?

鼎革期士人的生活样态与“文质之辨”的再兴

守“文”还是趋“质”?清初士论的两种选择!

经典“文质论”与清初士论的呼应关系

“南宋—晚明”历史反思框架下的新“文质论”

“新文质论”与士人行为的自我规训

“文质论”的重构与“夷夏之辨”历史记忆的纠葛

“文—质”,“南—北”

“文—质”之辨与经典重述

“文—质”关系与先秦历史观的改写

第五章 “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下)

小引:“文质”与“教化”

清帝对“文质论”的回应及其与士林舆论的合流

汉满族群对“文”之涵义理解的趋同

“质胜于文”:一种新解读

清帝如何应对江南风俗之变?

对“质”的正面肯定:一种统治术

“同中有异”:汤斌与康熙帝眼中的江南风俗及其治理

“质表文里”:帝王生活心态的深层纹理

南巡盛典与乾隆的“奢俭观”

一点余论

第六章 清朝“正统观”之确立与历史书写

小引:从两封交战文书说起

“正统论”谱系简释

空间、时间和种族

朝代更替间到底要比赛什么?

各取所需的选择:从“北宋”到“南宋”

宋遗民的看法:种族问题何以凸现?

“道统”与夷夏大防的纠葛

对“道统”意义的甄别、更改和攫取

以“一统”扩张消解“种族”之别

破解朱子魔咒

历史编纂体系中的君王与士人

《通鉴纲目》如何进入皇家视野

书写规则的制定与乾隆的“节义观”

“君师”与“道治”角色的合一

士人的反应:以袁枚为例

遗民史学内在精神的集体坍塌

私人撰史与故国之思

帝王对“私史”与“官史”之关系的认知变化

士人对历史褒贬权力的自觉舍弃

第七章 “经世”观念的变异与清朝“大一统”历史观的构造

小引:“经世”新解

“私言”如何转化成了皇家“公言”?

儒藏说:公私之辨

私门失守:流通的有序化

“官师合一”的复古真相

士林气质与征集遗书行动的“官守”品格

区分“记注”与“撰述”:以复古为旗帜

革除“私意”:“遗民观”与历史书写

为何崇“周公”而抑“孔子”?

孔子出现的意义

重释“道”与“器”的关系

“道”在历史中的消解和重建“道”之秩序的条件

以“吏”为师:方志修纂与“大一统”的文化布局

“治史”与“治国”

修志与辅佐政教之关系

第八章 文字何以成狱?

小引:乾隆眼中的“天一生水”

“托隐逃禅”未必能“咸登彼岸”

“观风”内蕴的转变

金陵“衣冠冢案”引出的话题

逃隐风格与度牒制度

查禁逆书与“驭人之术”

欲擒故纵

监控嗅觉的培养

《字贯》案牵带出时文追缴潮

文网重压下的士风重组

结论 一个场景和四个问题

一 从“明”到“清”:“连续”还是“断裂”?

二 对朱子的崇抑:维系“道统”?改篡“道统”?

三 “经世观”的“常态”与“变态”

四 清朝的“大一统”布局与“江南”的特殊地位

后 记

参考书目

晚清的士人与世相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自序

清代的功名与富贵

二百年人口西迁的历史因果

世运盛衰中的学术变趋

鸦片战争与儒学

理与势的冲突:中英鸦片战争的历史因果

论“庚申之变”

太平天国起落与土地关系的变化

晚清的清流与名士

甲午乙未之际:清流的重起和剧变

1900年: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

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

新学生社会相

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意识

20世纪初年知识人的志士化与近代化

革命家的良心:民生主义的历史思辨

西潮与回声

新文化运动:从“美国思想”到“俄国思想”

历史的矛盾与“社会主义的讨论”

新版后记

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

封面

书名页

鸣谢

目录

导论 阳明学登场的几个历史时刻 当“王阳明”遭遇“现代性”

第1章 语录体与理学家

第2章 龙场悟道论

第3章 知行合一论

第4章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一个“入圣之机”命题

第5章 “心外无事” 作为生活态度的格物论

第6章 “心外无物”论 “岩中花树”章新解

第7章 良知论(Ⅰ) 作为“知情意”三位一体的良知

第8章 良知论(Ⅱ) 作为“虚寂之体”的良知

第9章 良知论(Ⅲ) 作为“造化的精灵”的良知

第10章 “致良知”工夫论

第11章 如何守护良知?

第12章 王阳明工夫论的路径与特色

第13章 王阳明三教之判中的五个向度

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前言 人人争说夏文化是不严肃的

第一章 夏史考索

第一节 系年

第二节 都邑

第三节 族氏

第四节 史事

第二章 “禹域”内的龙山遗存

第一节 豫西和豫中地区的龙山遗存

第二节 豫东鲁西皖北地区的龙山遗存

第三节 豫北冀南地区的龙山遗存

第四节 晋南地区的龙山遗存

第三章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

第一节 二里头遗址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与测年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器物群

第四节 东下冯类型的归属与“新砦期”的困惑

第四章 解读“夏文化”

第一节 对“夏文化”相关概念的解读

第二节 对夏文化上限的解读

第三节 对夏商分界的解读

结语 牢记学科使命,重建夏代信史

附录

附录一 疑古还是信古:民国史家对于古史的基本态度

附录二 考古学与古史重建

附录三 如何通过考古学重建上古史?——《上海书评》专访

后记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引论

上篇 从科场场域到后科场场域——1895—1913年的湖南

一 导言

二 科场场域与1895年前的社会支配关系再生产

(一)科场场域的成型

(二)科场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

(三)士绅惯习与社会支配关系的再生产

(四)湖南社会的地方性因素对科场场域的影响

三 新的支配关系的确立与科场的衰败:1895—1905年的湖南社会

(一)新旧文化资本的竞争

(二)“原子式竞争”下的士绅惯习

(三)士绅行动的分化与废科事件的发生

四 社会支配关系的再生产与后科场场域:1905—1913年的湖南社会

(一)学堂与权力场域的关系

(二)学堂:作为新文化资本的支配结构

(三)学生的反体制冲动:一种特殊惯习的形成

五 小结

中篇 “学术社会”的兴起——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年

一 导言

二 蔡元培到任前的学术风气

(一)清季民初学术风气的演变

(二)北京大学1917年前的学术风气

(三)蔡元培的“教育救国”和“学术至上”理念的确立

三 “兼容并包”与大学作为现代学术中心

(一)兼容并包与“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二)兼容并包与新旧激战:以林(纾)蔡(元培)之争为例

(三)从地缘到学缘

(四)严限校外兼职,促使“专研学理”

(五)从“学无定业”到“学在大学”

四 “教育独立”与大学作为学术自治场域

(一)大学与政治干预

(二)大学与经费保障

(三)大学与宗教束缚

(四)大学与实业活动

五 “休戚相关”与大学作为学术兴国基地

(一)大学的高深追求与社会基础

(二)大学的学术使命与启蒙责任

(三)大学的第一要务与学生运动

六 “养成人格”与大学作为科学话语共同体

(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与“以美育代宗教”

(二)分科与会通

(三)同一学科里的“两种文化”

(四)科学话语与学术自主

七 小结

下篇 中等学校与中共革命——1922—1926年的江西

一 导言

二 “盗火者”“深耕者”及其“搭桥者”——江西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三种角色

三 南昌二中及其改造社:同心圆式的革命网络

(一)改造社与世家出身的“国民党系人士”

(二)改造社与广信府地区

四 南昌一师:网格状的革命网络

(一)网格状的革命网络

(二)师范学校与网格状革命网络

(三)南昌一师与富家出身的“国民党系人士”

(四)南昌一师与鄱阳湖区域、赣江流域

五 小结

结语

征引文献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诚体与生生

第二章 无独必有对

第三章 万物化生

第四章 心统性情

第五章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第六章 成己成物

第七章 中论

第八章 仁说

第九章 四德

第十章 一本

附录 朱子理气动静思想再探讨

清代的价值尺度:货币比价研究

封面

书名页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回顾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顺治与康熙初年的“银贵钱贱”(1644—1674年)

一 1644—1681年银钱比价的波动形势

二 清廷的各种调剂措施

三 时人关于银钱比价变化的各种看法

四 影响本时期银钱比价波动的主要因素

五 西欧的“价格革命”与中国的银钱比价

六 关于顺治与康熙初年银钱比价波动原因的分析

小结

第二章 康熙中期银价暴跌的成因(1674—1690年)

一 1674—1690年银钱比价暴跌情况

二 时人关于银钱比价变化的一致看法

三 米价、物价与银钱比价

四 关于本时期“银贱钱贵”原因的分析

五 “三藩之乱”与银价的暴跌

小结

第三章 康熙后期的银价再度上涨(1690—1705年)

一 1690—1705年的银价上涨情况

二 官方的调剂措施

三 玄烨等人的看法

四 米价、物价与“银贵钱贱”

五 影响本期银钱比价波动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四章 从康熙晚期到乾隆中期银价的再度下跌(1706—1770年)

一 1705—1770年的银钱比价波动情况

二 清廷对于“银贱钱贵”的应对措施

三 时人关于银钱比价变化的各种看法

四 银钱比价与粮价

五 1703—1770年铜铅锡价格波动概况

六 关于本期银钱比价波动原因的分析

七 “银贵钱贱”与铜钱数量

小结

第五章 乾隆中后期“银贵钱贱”问题的第三次出现(1771—1797年)

一 1771—1797年银钱比价的波动形势

二 官方的应对措施

三 银钱比价与粮价

四 小钱与“银贵钱贱”

五 影响本时期银钱比价波动的金属价格和成分因素

六 “重银轻钱”与“银贵钱贱”

小结

第六章 嘉庆初年银价的暴跌问题(1797—1805年)

一 1797—1805年银钱比价波动形势和官方的应对措施

二 银钱比价与粮价物价

三 影响本时期银钱比价的制钱金属价格与成分分析

四 国内战争与“银贱钱贵”

小结

第七章 嘉庆道光时期的“银贵钱贱”及其成因(1805—1853年)

一 1804—1853年银钱比价波动形势

二 洋钱与“银贵钱贱”

三 鸦片与“银贵钱贱”

四 世界白银产量的减少与中国的“银贵钱贱”

五 银钱比价与粮价

六 银钱比价与物价

七 钱票与“银贵钱贱”

八 小钱与“银贵钱贱”

九 铜价下跌与“银贵钱贱”

十 “银贵钱贱”的动力与方向

小结

第八章 咸丰同治年间银价暴跌及其成因(1853—1866年)

一 1854—1865年银价暴跌形势

二 银钱比价与粮价和物价

三 “铜贵钱少说”

四 关于“白银入超说”的商榷

五 “世界银价下落说”析疑

六 战争与银钱比价下落

小结

第九章 同治中后期银价增昂情况及其成因(1866—1874年)

一 1866—1872年银价增昂情况

二 白银流出流入与银价增昂

三 世界金银比价与中国银钱比价

四 铜价下跌与银钱比价的变化

五 银钱比价增昂与商品经济的恢复发展

小结

第十章 光绪时期银价下落与币制改革(1875—1905年)

一 1875—1905年银价下落概况

二 银价持续下跌与粮价上涨

三 银价下跌的原因

四 光绪时期的币制改革

小结

第十一章 光宣之际银价增昂与制钱制度的终结(1905—1911年)

一 1905-1911年银价上涨的幅度与范围

二 铜元的冤词

三 清末银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四 制钱制度的终结

小结

第十二章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与官吏贪污手段

一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的概况

二 “银贵钱贱”形势下官吏聚敛财富的手段

三 “银贱钱贵”形势下官吏聚敛财富的手段

四 贪污与吏治腐败

小结

第十三章 清代货币数量学说与银钱比价波动

一 清代前期的货币数量学说

二 鸦片战争前后“银贵钱贱”形势下的货币数量学说

三 太平天国时期银价暴跌形势下的货币数量学说

四 清末银贵形势下的货币数量观点

五 清代货币数量学说批判

小结

第十四章 货币名目主义与咸丰钞票发行始末

一 道光时期关于发行纸币的学术争论

二 咸丰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争论与抉择

三 咸丰钞票发行始末及其社会危害

小结

第十五章 货币名目主义与咸丰大钱的兴废

一 道光时期关于铸发大钱的初步酝酿

二 名目主义的得势与咸丰大钱的铸发

三 反名目主义的批评与大钱的停废

四 市场的混乱与兵民的贫困

小结

简短的结语

一 劳动价值论得到了检验

二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的特点

附论1 林则徐关于“银贵钱贱”的认识与困惑

一 关于“洋钱”的看法与处理办法

二 关于“钱票”的正确认识与处理意见

三 林则徐的困惑与“杰科布的定律”

附论2 清代社会动荡时期银钱比价变化规律之探析

一 荒歉时期银价突然下跌的若干事例

二 战乱时期银价下落的事例

三 特殊时期的银钱比价波动原因

附论3 论北洋政府时期银元与铜元市场比价波动问题

一 1912-1927年银元与铜元比价波动情况

二 1912-1919年银元与铜元市场比价相对稳定的原因

三 1920-1927年铜元市价大幅度下跌的原因

四 铜元市价下跌的影响及北洋政府的应对措施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档案与资料汇编

二 中文制作

三 外国人的译著和原著

四 论文

附表

精彩试读

一、魏象枢密奏请杀索额图考辨

(一)有关魏象枢的上谕及其流传

《碑传集》卷12,韩菼《文靖王公熙行状》:

公能持大体,有远虑。菼为学士,撰《平定三逆方略》失上指。一日,上谕阁臣曰:“当三桂初反时,汉官有言‘不必发兵,七旬有苗格’者。又其时,汉官尽移其妻子回家,何也?”即顾菼曰:“汝为朕载之!”菼退而皇恐,语公曰:“当奈何?”公奋曰:“待缚我之东市,君乃载耳!”公大言于阁中曰:“有苗格,乃会议时魏蔚州语,告者截去首尾,遂失其本意。然若如其言,岂不是误国!汉官移家故有之,亦多有否者,日久何从分别,岂不是背主!汉官负此两大罪之名,复何颜立于朝乎?”因语大学士明公:“幸好为我执奏也。”翌日入见,明公为上言,略引其端,公即继之,恳恳如阁中语。上微笑曰:“朕固知此两事载不得也。”事遂寝。

清修《平定三逆方略》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至二十五年。[1]韩菼任学士在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六年二月乞归,[2]则《行状》所述之事当在二十四、二十五年间。魏蔚州即魏象枢,字环极,与柏乡魏裔介石生均以正色立朝,称清初“二魏”。象枢二十三年以刑部尚书休致,三年后去世,玄烨论此事时,象枢尚在家居。明公即满大学士明珠,势正灼。韩菼记玄烨所言两事,于《康熙起居注》(下简称《起居注》)、《清圣祖实录》皆能印证,可视为实录。

一、《起居注》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玄烨与群臣议论风闻言事,语科臣姚缔虞曰:“尔等皆以风闻为言,朕亦何尝无风闻,姑举一二端言之。君臣分义,休戚相关。当吴逆初叛时,诸臣中有一闻变乱,即遣妻子回原籍者,此属何心?视国如家之谊,当如是耶?”

二、《实录》三十三年闰五月癸酉,谕大学士等有云:“原任刑部尚书魏象枢,亦系讲道学之人。先年吴逆叛时,著议政王大臣议奏发兵。魏象枢云:‘此乌合之众,何须发兵。昔舜诞敷文德,舞干羽而有苗格。今不烦用兵,抚之自定。’与索额图争论成隙。后十八年地震时,魏象枢密奏:‘速杀大学士索额图,则于皇上无干矣!’朕曰:‘凡事皆朕听理,与索额图何关轻重?’道学之人,果如是挟仇怀恨乎!”

三、《起居注》四十五年三月初八日,玄烨谓阁臣曰:“汉朝灾异见,即诛一宰相,此甚谬矣!夫宰相者,佐君理事之人,倘有失误,君臣共之,可竟诿之宰相乎?……康熙十八年地震,魏象枢云有密本,因独留向朕密言:‘此非常之变,重处索额图、明珠,可以弭此灾矣。’朕谓:‘此皆朕身之过,与若辈何预。朕断不以己之过移之他人也。’魏象枢惶遽不能对。”

四、同书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玄烨谓阁臣曰:“昔三藩叛逆,将自京师发兵。原任尚书魏象枢力言不可:‘圣人舞干羽而有苗格,何必劳师于远。贼至,我以逸待劳,即可以消弭矣。’满大臣面嗤之曰:‘贼逼城下始出兵御敌,有是理乎?’”

上举第一条即王熙所云背主一罪。十八年玄烨尚承认得自风闻,有汉官遣妻子回原籍,属个别现象。待修《方略》时,则为“汉官尽移其妻子回家”,语势斩截,故王熙不得不提醒他,“亦多有否者”。第二、三、四条皆有关误国。魏象枢“有苗格”之言,非玄烨所亲闻,乃“告者截去首尾,遂失其本意”。经王熙力争,不但明珠能明其原委,玄烨亦自知其言无据,只得改其初衷,承认“固知此两事载不得也”。王熙为汉官中追随满洲之最积极者,曾受命草拟世祖遗诏。康熙十三年首倡诛吴三桂子应熊,效忠清廷无贰,不曾给自己留半点余地,故深得满洲君臣信赖。但他懂得玄烨之言的分量,关系到汉官能否于朝廷立足。

今本《平定三逆方略》无此二事,当是王熙据理直言的结果。但“事遂寝”却非实情。二十六年,汤斌辅教皇太子以得罪告终,自此之后,玄烨不能信任汉官,即不绝于言辞。而魏象枢误国一罪,亦屡屡出自玄烨之口。可见,玄烨当初迫于事实,表面对魏象枢等汉官表示宽容,然其心中却始终铭刻着汉官“背主”、“误国”两大罪。玄烨所见与事实相符若何,为另一问题。但其思想上抱此成见,且一经认定,即终生不改,则可确信无疑。

魏象枢“有苗格”一语经王熙申辩,玄烨既已辞穷,何以终未释之于怀,一遇波澜,便腾诸于口?此必玄烨心中另有郁结,不能因王熙一番言辞而消除。回顾前引第二条三十三年上谕,即可明了玄烨心中症结所在。据《实录》,玄烨此时于畅春园听政,拟“理学真伪论”一题考试翰林起居注官员,就考试结果而谕随侍阁臣,不知王熙是否在侧。[3]玄烨将数年前审阅《方略》时为王熙翻驳之论,重申于众。依玄烨所言,魏象枢之倡“有苗格”,乃在议政王大臣议奏发兵讨逆之际,意在阻挠清廷出师,因而“与索额图争论成隙”,其后遂因十八年京城地震密请杀索,以报其私怨。玄烨此语,较审阅《方略》时更为严重。魏之密奏,他人皆不曾预闻,即使王熙在场,恐亦感兹事体大,时异势非,不敢造次。发兵争论为因,借地震请诛索为果,前引第四条五十六年上谕再补证其因,第三条四十五年上谕又强调其果,并将象枢欲杀之人由索泛及明珠。玄烨言之凿凿,魏象枢因前出兵与满大臣争论成仇,遂于十八年地震密请玄烨诛杀满臣,则几成铁案。

然清廷发兵讨逆,魏象枢是否参与议论,其争论的对方是索额图一人,抑众满洲大臣?又,十八年魏象枢密陈速杀之满臣究竟为索一人,还是索、明二人?上引玄烨上谕皆未交代确切。但玄烨认定魏象枢报复泄愤,却为后人所尊信不疑,辗转传述,愈说愈详。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截图

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11)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12)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13)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epub免费下载-三联文史新论套装21册电子版免费版插图(14)

评分及评论

无用户评分

来评个分数吧

  • 5 分
    0
  • 4 分
    0
  • 3 分
    0
  • 2 分
    0
  • 1 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