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点评:社会蓝皮书:202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pdf
《社会蓝皮书:202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四大板块,分析了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总体稳定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感兴趣的欢迎下载阅读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迈向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新发展阶段”为主题,分析了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总体稳定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本书分析了在疫情影响、
国际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形势、职工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教育改革发展、社会保障、社会阶层结构、社区治理、互联网舆情变化、食品药品安全、扶贫攻坚战、文旅消费变迁、青少年数字文化等年度重要话题。
作者简介
李培林,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
《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
(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陈光金,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研究成果:《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专著)、
《新经济学领域的拓疆者——贝克尔评传》(专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合著)、《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合著)、《内发的村庄》(合著)、《中国小康社会》(合著)、《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合著)、
《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合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合著)等。
王春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社会政策、移民和流动人口、社会流动和贫困问题等。主要研究成果:
《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专著)、《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专著)、《中国城市化之路》(合著)、《巴黎的温州人:一个移民群体的跨社会建构行动》(专著)、《超越城乡:资源、机会一体化配置》(专著)、《移民空间的建构》(专著)。
红皮书,白皮书,蓝皮书有什么区别?
“皮书”,是万文丛中的一丛花,白的、蓝的、绿的、黄的、红的……皮书相对于一般的普通报告具有原创首发、专业权威、连续推出等特点。皮书主要指官方或社会组织等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
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野和实证的研究方法,针对某一领域或区域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预测,具备前沿性、原创性、实证性、连续性、时效性等特点的公开出版物,
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皮书与当代中国研究》简单理解的话各机构、智库、专家学者们发布皮书就是要看我 看我 看我“说正事了”(大事 要事 不得了)<( ̄ ﹌  ̄)> 皮书最早以外交文告“白皮书”出现在十八、
十九世纪的英国政府,在国内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但真正得到认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皮书已从羊皮、纸制发展到数字化,封皮颜色也扩充到蓝、绿、黄、红等。NO.1 白皮书白皮书以代表着干净、简洁、
直接等含义的白色作为封面颜色,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重大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讲求行文规范、事实清楚、文字简练等。白皮书界乃至整个皮书界中最权威的当属“政府白皮书”(中国政府表达在重大问题上的政治主张、
原则立场及有关情况进展的官方文书)。颁布机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代表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1991年发布的第一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中国的中医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等。
2021社会蓝皮书相关新闻
社会蓝皮书指出,83.23%的特大城市居民拥有稳定就业状况。具体来说,上海最高,达到90.23%;其次为天津(88.59%);广州和武汉略低,但也均超过了80%;重庆居民目前处于稳定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仅70.70%。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平台雇用598万正规就业者,同时还带动提供共享服务的劳动者7500万人,灵活就业大量增加,对法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劳动力就近从事非农工作的数量也在增加,
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回农村就业创业,体现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新变化。
王春光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新模式,显示了巨大的就业潜力,各种灵活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意味着就业的劳动关系和以前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王春光认为,下一步应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当中又面临结构性失业、技术功能短缺、灵活就业,所以要构建健全现代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