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pdf在线全文阅读-格雷德《美联储》pdf高清完整版
编辑点评:
贸易对抗环境下,一本书把操纵世界经济的美联储彻底说清楚。
1.高盛公司内部推荐读物,华尔街从业人员人手一册,美国总统案头必备的经典著作。
2.《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国畅销40万册,荣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3.被《国家》杂志评为迄今为止*重要的经济政策类图书。经济、金融、财经界人士必备的参考书。《经济学原理》作者,哈佛大学教授 格里高利·曼昆推荐。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推荐。
4.首度揭秘美联储操纵美国和世界的秘密。一本书读懂中美贸易冲突下,美国经济霸凌的真相。
内容简介
美联储是私人的?美联储是政府的?
美联储是一个怪胎,它是国家政府的一部分,却又小心翼翼地置于选举程序之外,它是华盛顿与华尔街之间的旋转门。作为资本的政治代言和监管者,美联储决定了谁将贫穷,谁将富有。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畅销书,记录了保罗·沃尔克任职美联储主席的8年中,强势扭转美国被通货膨胀吞噬的命运,奠定了迄今为止世界经济的基础。本书在**经济玩家大量采访的基础上,*次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中情局更机密、比总统和国会更强大的神秘机构。
这是一本经典却通俗的著作,让你可以轻松学会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华尔街的金融大佬,是不是普通人的敌人?他们遵循什么样的金融动力学?为什么说货币是一个神秘的心理操纵术,每个人都深受它的影响?央行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全国经济系统,美联储为何能够执全球经济的牛耳?政府机构遵守什么原则与资本市场角力。
《美联储》是一本让您看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如何运行的书。
作者简介
威廉·格雷德
长期辗转于白宫与华尔街、政府高层和资本大佬的座上宾客,真正懂得政治原理与资本内幕。畅销书作家,美国著名财经记者,曾为《华盛顿邮报》《滚石》职业撰稿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纪录片《前线》记者,《国家》杂志通讯记者。著有多部畅销书,包括《资本主义的核心》《同一个世界——准备好了吗?》《谁会告诉人们》《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等。
美联储pdf预览
目录
第1章 华尔街打了总统一个巴掌 / 3
第2章 美联储是个十足的怪胎 / 41
第3章 “一小撮”货币主义者 / 68
第4章 改革让倒霉蛋雪上加霜 / 117
第5章 资本主义战胜了宗教道德 / 147
第6章 意外的经济崩溃 / 173
第7章 货币无罪却洗不干净 / 215
第8章 该死的银行:谁应该管理美国经济 / 232
第9章 美联储:资本家与政客的巨大妥协 / 254
第10章 央行的职责——逆风飞扬 / 287
第11章 美联储主席和总统打擂台 / 331
第12章 萧条是对畸形繁荣的惩罚 / 383
第13章 被牺牲的都是穷人 / 427
媒体评论
★有史以来伟大的银行家不是格林斯潘,是沃尔克。
——许小年
★“本书令人震惊、启发性强,深入探索的同时笔调尖锐深刻、单刀直入。其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次丰功伟绩,也是为民众服务的一次重大贡献,因其拥有无比宝贵的价值,也让我们看清了那些可以影响我们生活的秘密力量。”
——罗伯特·A·卡罗(Robert A. Caro)
★“本书会震撼华盛顿,在华尔街掀起不小的风波。威廉·格雷德的这份报告直刺美国政治体系的骨髓,揭示了美国政府到底是如何真正决断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以及到底是谁拥有生杀大权的。本书还是公众对一个极其复杂课题进行消化理解的绝好机会,即何为‘货币’,因为格雷德的叙述会使其变得通俗易懂,甚至会让人为之兴奋。”
——大卫·A·斯托克曼(David A. Stockman)
★一眼看穿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威廉·格雷德另辟蹊径,为我们澄清了美国经济政策是与美国政治问题相关的普遍误解。这是一本人人都该阅读和讨论的好书,全美国人民都该参与其中。
——爱德华·M·肯尼迪(Edward M. Kennedy)
★数十年来*重要的经济政策读物,
——《国家》
★简单清晰、五彩缤纷……这是一部纵横交错的历史学分析著作。
——《时代》
第5章 资本主义战胜了宗教道德
威廉·G·米勒在1978年出任美联储主席之时就下定决心打破僵局,解决美联储长期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美联储会员银行数量一直在减少。每年,都会有十几家商业银行退出美联储,原因就是权衡其成为美联储会员银行所得到的好处还不及其所付出的代价,因此会员总数从6000家骤减至5600家。至于个中原因十分明显,美联储不会为各商业银行所要囤积在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储备金余额支付利息。如果银行家撒出会员身份并将自己置于国家银行体系监管之下,那么必备储备金量会降低,并且更重要的是,货币也可以被存放在一家代理银行(correspondent bank),在那里这些货币将可以被投资到可以产生收入的有价证券当中。
联邦咨询委员会抱怨道,美联储拒绝支付储备金利息的行为“会构成歧视性税收”,这是会员银行长期以来的委屈和不平。这种强加给联邦储备银行的“税收”实质上只会让他们失去机会,因为他们的闲置储备金无法赚得利息收益,而“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2)的负担自然就会因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造成的利率上升而变得日益沉重。这些银行家的痛苦和不幸也会由此成比例地增加。
由于国会对此表示无能为力,因此美联储主席米勒只好决定单方面采取行动。他向众议院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发出通知,美联储将从此向各会员银行支付储备金利息。此举立刻引起国会大厦迅速且强烈的反应,众议员罗伊斯致电美联储国会联络官,指示其向美联储主席米勒转达这样一个信息:如果米勒胆敢这样做,罗伊斯将提出决议弹劾他。
银行家对这种由美联储会员身份而起的“闻接税”的抱怨忽视了他们由此享受到的几种补偿性利益。正是因为美联储会员的身份,这些商业银行才得以享受安全的保护网,即有权通过美联储贴现窗口获得紧急资金借入,而这是其他经济实体望尘莫及的。如果他们一时马高蹬短,出现暂时的流动资金短缺或更严重的问题,那么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这种保护尽管无法精确到具体数字,但绝对是物有所值。此外会员银行还可以在支票清算和支付方面享受来自美联储的免费服务。从国会角度来看,这些银行对“税收”的抱怨实属胆大妄为,因为他们支付的“税款”要比其他经济实体少得多。1980年,美国政府对财政机构征收的实际联邦所得税仅为5.8%,而零售业为34.1%、家用电器制造为24.5%、航空航天为16.4%、公共事业为10.9%。纳税额少于银行的仅有两个正陷入麻烦的经济实体,即航空公司和木材制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