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点评:产业互联网转型值得一读
云上的中国:激荡的数智化未来是吴晓波2021年新作,甄选新基建标杆案例,深入一线调研,大量一手独家资料,吴晓波×阿里云,产业互联网转型值得一读的作品。准确定位转型中的难点与痛点,为政企数智化重构及转型提供可参考的标杆案例、转型思路及解决方案。
云上的中国pdf图片预览
图书亮点
◎吴晓波×阿里云全景式呈现中国数字新基建产业图景,为中国政企的未来云时代数智化转 型提供可参考的标杆案例样本、转型思路及解决方案。
◎大数据已不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云能力已成为现代城市治理与企业发展的关键能力,也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硬实力。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政府如何更好地融合产业势能、城市发展与人的需求,引领区域经济的同时,共建更宜居的人性化城市?这正是本书要给出的答案。
◎寻未来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数字密码。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任何一个企业和行业的产业
互联网解决方案都不可能是现成的,它是一个互生和持续迭代的过程。每一家企业、每一座城市的“云上之路”都在自己的脚下。
目录大全
序言 期待在云上的中国,遇见你
01 商业的本质变了吗
第一章 产品智能化,让产品更懂我
双循环下的国货自信:波司登抵御寒冬的新战袍
数智化升级:红蜻蜓换上“新翅膀”
深圳台电:联合国的“沟通”之道
第二章 服务智能化,让运营变得场景化
云上丝绸之路:智慧化的西部机场
一路领“鲜”:百年光明新征程
晴空一“鹤”排“云”上:以数为翅的中国飞鹤
科技赋能新保险:中华财险的数字化转型
02 云上的中国智造
第三章 从农场到餐桌的数字化搬运工
流水线上的农民:我在工厂种蔬菜
一颗汉源花椒的数字化之旅
蒙牛智慧牧场:最新鲜的牛奶来源于“数字牛”
第四章 大国重器,走向中国制造2025
钢铁是怎样用“数据”炼成的:攀钢的转型之路
德龙钢铁大脑:更锐的眼,更快的脑
为了沙漠中的奋进者:“视人为人”的陕煤曹家滩智慧矿区
东华水泥工业大脑:“AI师傅”的大本领
以一带千,集群“智”造:德恩云造的产业互联网探索
03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第五章 数字中国,让生活更美好
数字中国的浙江窗口
智慧旅游:识得庐山真面目
峨眉山上第三朵云: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
第六章 数据赋能传统基建,智慧改变交通出行
成都绕城高速:我有一双“慧眼”
成都TOCC:让堵城不再“成堵”
北京公交:全国最复杂的刷码乘车业务上线
第七章 数字时代人才紧缺,新基建赋能教育在线升级
让知识跑在线上:疫情加速教育上云
未来高校新基建:浙江大学的云上实践
结语 全速重构,数智未来
巅峰对话 吴晓波×张建锋对谈实录
作者介绍
吴晓波
财经作家,“890新商学”“蓝狮子出版”创始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2009年,吴晓波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他还是每年一度的“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委会的主席(2015年至今)。
吴晓波创作出版的《大败局(I和II)》《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腾讯传》等作品均跻身畅销书行列,他的作品两度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图书。
王坤祚,历任英国《金融时报》(FT)高级研究员,《新周报》特稿部记者,《新楚商》执行主编。
财经写作者。媒体从业十余年,持续进行产业和公司调研,对中国的产业经济和商人群体有深入研究。
钱跃东,蓝狮子签约作家,专注中国优秀企业成长史与基本面研究,著有企业史专著《再造容声:一部激荡的中国品牌“质造”启示录》《永不止步:从“中国的绿地”到“世界的绿地”》《筑梦者:奥园跨越千亿峥嵘之路》等,参与编著《极简企业史》。
精彩试读
第七章 数字时代人才紧缺,新基建赋能教育在线升级
让知识跑在线上:疫情加速教育上云
由于天然需要敏捷开发、大规模数据存储、海量数据处理和高并发处理等能力,互联网企业成为国内云计算行业最早的一批用户,在线教育企业也是其中之一。而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当人们的物理距离被拉开,我们不仅看到在线教育有继续强化的趋势,传统线下教育也在向线上转移。
当然,疫情终将结束,但教育的形态已经不太可能简单地退回从前。教育在线化不仅仅提供了时空上的便捷性,更提升了优质内容的可复用性,丰富了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并让教育个性化成为可能。在未来,我们将看到,教育必然会在“云”上不断迭代,变得更加公平,更加高效。
——刘湘雯/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市场营销与公共服务部总经理
“停课不停学”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为了抗击疫情,全国各地果断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要求群众自我隔离,减少聚集。在这一情形下,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不免被打乱,而作为典型的聚集场景,教育更是首当其冲。
在判断这场抗疫之战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之后,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以避免疫情在学校蔓延。
停课固然是应对疫情的不得以之举,但是,教育是国之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放任学生荒废学业。很快,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倡议,希望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
在主管部门的倡议下,全国多地、多校开展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在线上进行学习。
在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省,湖北省教育厅把“停课不停学”作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一时间研究制订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因地因校制宜,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一县一案、一校一策,分类组织实施。
疫情期间,湖北全省中小学校线上教学、自主学习和在线辅导等工作有序开展,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率在85%以上。全省128所高校在原定开学时间如期开展线上教学,线上开课11万余门,教师开课率达79.4%,学生到课率达96.8%。
全国高校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将大量线下的课程及学生服务搬到了线上。
北京大学为校内或在校外使用VPN(虚拟专用网络)的北大学生,提供了图书馆资源之外的北大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其中包含了近7000个视频资源,优质的学术讲座和教学视频应有尽有。
清华大学以“雨课堂”在线教学技术平台为主,开展线上教学。“雨课堂”可将MOOC(慕课)、手写录屏、其他视频、语音、PPT、习题等内容在线传播,适合多种教学模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