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

编辑点评:

针对2020最新部编版课本打造的教辅材料,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是pdf的全彩高清文件,有电子版练习和答案解析,下载后就可以直接用,帮助孩子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图片预览及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图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1)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2)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3)

电子图书图片预览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4)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5)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6)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7)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8)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白鹭

2 落花生

3 桂花雨

4* 珍珠鸟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 搭石

6 将相和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习作:“漫画”老师

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

8 猎人海力布

9 牛郎织女(一)

10*牛郎织女(二)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习作:缩写故事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四单元

11 古诗三首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12 少年中国说(节选)

13 圆明园的毁灭

14* 木笛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语文园地

第五单元

15 太阳

16 松鼠

习作例文:鲸

风向袋的制作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第六单元

17 慈母情深

18 父爱之舟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习作:我想对您说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0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枫桥夜泊

长相思

21 四季之美

22 鸟的天堂

23* 月迹

习作:____ 即景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4 古人谈读书

25 忆读书

26* 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习作:推荐一本书

语文园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

1、易读错 哟yō 目的(dì)地 踮(diǎn)起脚尖 暂(zàn)时 某(mǒu) 奔(bèn)向那里

沉甸甸(diān) 全班之冠(guàn) 分(fèn)外 禁(jīn) 不住 《水浒传》《济公传》(zhuàn)

绿(lù)林好汉 一百单八将(jiàng) 恰似、如饥似(sì)渴 似(shì)的 美差(chāi) 差(chà)不多

2、易写错: 饿、惧、檐、酸、撑、豫、零、某

3、形近字: 惧 具 诵 涌 编 偏 娱 蜈

1窃读记

1.作者:林海音。主题:表达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林海音代表作《城南旧事》。

2.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

3.词句解析。

①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快乐与惧怕形成了苦乐交织,忧喜并存的复杂滋味,这种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3 走遍天下书为侣(重点课文)

1作者:(英国)尤安·艾肯。主题: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2只带一本书环球旅行的原因: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3读书方法:静心思考、续编故事、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反复品读)总结收获(列单子)了解作者(产生共鸣)

4.词句解析。

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表达出对书的喜爱,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单元知识点

1、易写错的字:慈祥、境遇、欺凌、衰老、低头折节、风欺雪压

2、易读错的字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 钟山之隔数重( chóng )山 那畔(pàn)行

聒(guō )碎 秉( bǐng )性 朦(méng)胧 婀(ē)娜(nuó)多姿

波光粼(lín)粼 干涸(hé) 点缀(zhuì) 螃(páng)蟹(xiè) 唱和(hè) 潺(chán)潺流水

分(fèn)外 抹(mā)净 低(dī)头折节

3、易混淆的形近字:

祥衰 欺 抵 凌 络 魄 腮 猬 侨

详哀 期 低 陵 洛 魂 鳃 谓 娇

5 古诗词三首这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秋思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思想感情: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1)“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选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长相思

大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6 梅花魂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课文采用倒叙的写作方法。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①梅花魂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

②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大段围绕梅花分为三层:1.赞美不畏严寒的梅花精神。2.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3.外祖父对我的希望与教诲。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2)对词语的理解。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玷污:弄脏。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大抵:大多;大都。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加深,相当于“越……越……”。

折节:屈服。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眷恋:怀念,留恋。

7* 桂花雨

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易写错的字: 肺部、高矮、藕断丝连、废水、嫌疑、上颚、退化、噪音、盗窃、垂直、即使、急促、哺乳

2、 易读错的字: 鱼(鳍)(qí) (榉)实(jú) 橡栗(lì) 尘(埃)(āi) (潜)水(qián)

湿(漉)漉(lù) (哺)育(bǔ) (触)动(chù) 追(逐)(zhú) 苔(藓) (xiān)

3、 多音字 粘贴(zhān) 看守(kān) 夹丝(jiá) 处理(chǔ) 调动(diào) 划破(huá)

削弱(xūe) 朝晖(zhāo ) 调节(tiáo) 单调(diào) 较短(jiào)

《鲸》: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A、列数字:作者先列举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用这些具体数字说明鲸大。

B、举例子:然后又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

C、 作比较:然而,这头鲸虽然有4万公斤重,可还不是最大的,已知的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通过这样比较,更进一步说明鲸是体态庞大的海洋动物。

D、总结:

这段话通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叙述更加准确、清楚,使人对鲸是个庞然大物深信不疑。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A、打比方: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

B、这样写的好处: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新型玻璃》:

1、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A、“安然无恙”本意:是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不会伤人。

B、“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本文是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不会四处飞溅伤人。这两个词语生动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正是由于“夹丝玻璃”有这个特点,所以高层建筑上采用这种玻璃才安全可靠。

2、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A、文中把变色玻璃比作“自动窗帘”,生动形象,比喻句用得恰如其分。

B、这句话具体介绍了变色玻璃的作用:阳光强,玻璃颜色就暗,室内光线也就暗些;阳光弱,玻璃颜色就淡,室内光线也就亮些。所以说变色玻璃能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

这段话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总结全文,作者用“正在”一词指出新型玻璃并不是无法实现的奇迹,它们已经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点明主旨,作者又用“将会”一词启示人们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易错字音:捞(lāo) 啪(pā) 沮(jǔ) 吩咐(fu) 翕(xī) 抉(jué) 绎(yì)

蔓(màn) 茏(lòng) 瞅(chǒu) 嗒(dā) 腻(nì) 眸(mòu) 咂(zā) 诫(jiè)

2、易错字形:翼 腮 唇 诫 茅 榨 榴

3、形近字:绎——泽——择睑——脸溅——践 抉——决茏——笼嚓——擦蜡——腊

13 钓鱼的启示

1.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我”的心情变化:(1)“得意”。如“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2)“急切”、不理解的心情。如,“爸爸!为什么?”(3)委屈、难受的心情。如,“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4)“乞求”。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5) “依依不舍”。如,“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到湖里。”

3.词句解析。

①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两层意思。第一,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第二,因为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这也更能体会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从“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体会到父亲的坚决,“得”意思是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②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沮丧”:灰心失望。

③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诱惑人的“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需放弃个人利益。

15 落花生

1.主题: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他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3.词句解析。

①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

②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③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作者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父亲从小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又多了一条。

16* 珍珠鸟

1.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2.主题: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我们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1、汉字产生于大约四千年前,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发展阶段。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相传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但是,其实,汉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逐渐创造出来的,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还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交流方式。

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所以像谜底。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芝麻开花——节节高 青出于蓝而胜蓝——后来居上

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 脚踏楼梯——步步升高

5、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从一味叫做“龙骨”的中药中发现的。

6、中华书法,源远流长。书法名家: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fu)

第六单元知识点

1、易错字 爆(右下易写成水) 颤容易写错 墟(右下为“业”)

誊(上边是两横)谨(右下三横) 慎(真里面三横)

2、易错读音: 混(hùn)乱瓦砾(lì) 颤(chàn)抖 歧(qí)途

3、多音字: 混hùn (混乱)hún (混浊)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主要内容: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2.主题: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3.词句解析。

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②“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4.父亲心理变化: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

5.对比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答: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这句话不是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18* 慈母情深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平凡与伟大,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2.主题: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都饱含了对孩子深深的爱,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

2.作者心理变化:(1)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扬扬”,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

3.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

4.词句解析。

①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②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 “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骄傲和自卑。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20* 学会 看病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第七单元知识点

1、易写错的字: 玲珑(拢) 剔透(踢) 侵入(浸) 销毁(消) 灰烬(尽)

掩护(俺)坠落(堕) 众星拱月(供) 斩钉截铁(崭)

2、易读错的字:

估量(liáng) 众星拱月(gǒng)剔透(tī) 蓬莱(lái) 瑶台(yáo) 统统(tǒnɡ)

侵入(qīn) 日寇(kòu) 葛振林(ɡě) 棋盘陀(tuó) 嗖(sōu) 刹那(chà)

骨髓(suǐ) 眺望(tiào) 脊梁(jǐ)

3、形近字辨析:

玲(玲珑)铃(铃声)剔(挑剔)踢(踢球) 瑶(瑶族)谣(歌谣) 侵(侵略)浸(浸泡)

瑰(瑰丽)魂(灵魂)斩(斩断)折(曲折) 绷(绷带)棚(大棚)吼(吼叫)孔(孔隙)

21 圆明园的毁灭

1.思想内容: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词句解析:

不可估量:“估量”是推算、计算。“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圆明园的主园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除三园外,还有许多小园。“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描绘出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文中有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抓住黑色关键词语明确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的。

22 狼牙山五壮士

1.主要内容: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2.主题: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4.词句解析。

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第八单元知识点

1、易写错的字:诞生 瞻仰 爆发 悬崖 飘拂 电钮 汇集

2、易读错的字词:

磅礴(páng bó) 拟(nǐ)定 地域 (yù) 奔赴(bēn fù) 踌躇(chóu chú) 黯(àn)然 石碾(niǎn)

簸箕(bō jī)笤帚 (tiáo zhou) 夜以继(jì)日 舀(yǎo)水 沏(qī)茶 殉(xùn)职

3、易混淆的形近字:丸——九 崖——涯 珉——泯 宾——殡 泽——择 嗓——搡

协——胁奏——揍——凑——秦钮——扭——纽拂——佛——弗

25 七律 长征

1.课文内容: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大意: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3.(1)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更能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2)颔联承接“千山”。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表现山势雄险,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表现渺小,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3)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4)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26 开国大典

1.本文记叙了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2.课文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描写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3.词句解析。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截图

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9)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10)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11)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020下载-七彩练霸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电子版免费版pdf高清版插图(12)

评分及评论

无用户评分

来评个分数吧

  • 5 分
    0
  • 4 分
    0
  • 3 分
    0
  • 2 分
    0
  • 1 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