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

编辑点评: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

探索创作的另一种可能,重拾文学对生活的意义;从时代出发,又超越时代!贾平凹、马原、阿乙、徐则臣联合荐读,透过声音洞见人生千姿百态,聚焦新时代文学成长与发展。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

编辑推荐

★荟萃国内外16位当代文学大家

贾平凹、马原、韩少功、阿乙、徐则臣、托马斯?温茨洛瓦……当代ZUI具影响力的作家畅谈文学创作,透过声音洞见人生千姿百态,聚焦新时代文学成长与发展。

★中国版《巴黎评论》

傅小平是极少数既能在世界文学中谈论好中国文学,又能在中国文学中谈论好世界文学的访谈者之一。傅小平也是极少数既洞明文学创作,又兼擅理论批评的访谈者之一。《时代的低语》是当代中国文学语境中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

相关内容部分预览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1)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2)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3)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4)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5)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6)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7)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学者、思想家,例如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文学大家贾平凹,著名翻译家郑克鲁,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被北岛誉为“*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的阿乙……

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作者以其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

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拘一格,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发更多的现实思考。

作者简介

傅小平,1978年生,祖籍浙江磐安。现供职于上海报业集团文学报社。媒体从业十余载,获新闻类、文学类奖项若干。著有对话集《四分之三的沉默》、随笔集《普鲁斯特的凝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五四文学革命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于1917年开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先发难,继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响应和参加的主要有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李大钊、

鲁迅等等。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以“人的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为中国文学发展之借鉴。

五四文学革命继承了明清以来人的觉醒的文化精神和尊个性重言情的传统,是晚清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发展,同时引进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将文学活动与人的解放联结在一起,

构建了富有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五四文学革命实现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构建起现代启蒙精神和人文主义文学传统,建立了中国现代的精英文学,实践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交流,开创了中国文学新纪元。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团体,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以沈雁冰接编改造的《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后创办了《文学》旬刊,《诗》月刊,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创造“为人生”的文学,呼应了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将五四人的解放的精神具体化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即“为人生而艺术”。文学研究会的理论家矛盾首先倡导文学的精英立场,反对“消遣文学”和“休闲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叶绍钧,冰心,许地山,王统照等都是五四“问题小说”的代表。除创作外,还在新文学理论探讨,外国文学译介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异域资源。文学研究会带有“著作工会”性质,组织较松散,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后,文学研究会停止活动。

创造社: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之一,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由一批留学日本的文学精英组成,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先后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以及后期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刊物。创造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作品大多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体的心理描写成为表达内心矛盾和对反抗现实的主要形式,后期创造社思想左传,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新月社:

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为一批留学英美的文化精英,主要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该社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前期以《晨报副刊》为阵地,后创办《新月》月刊,《诗刊》季刊,出书近百种。新月社倡导新格律诗,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对中国戏剧的程式化,象征性特点加以肯定。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特点。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而形成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试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重要诗人有朱湘,饶梦侃,孙大雨,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新月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提倡新格律诗,因而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主张“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格律的谨严”,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如闻一多的《死水》《口供》,朱湘的《雨景》,徐志摩的《一条金色的光痕》。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创办《新月》月刊,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新加入的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新月派纠正了自由诗过于散漫,平淡,肤浅的弊端,为新诗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语丝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成立于1924年11月,办有《语丝》杂志,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这种问体而“语丝派”之称,代表人物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冯文炳,俞平伯等。《语丝》杂志上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及,文笔幽默泼辣,时称“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评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其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及。该社散文创作分为两大类别,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小品,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影响极大。

语丝体:

现代文学初期的一种散文文体,《语丝》杂志上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及,文笔幽默泼辣,时称“语丝文体”,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语丝体包括杂感,短评,小品等文学样式,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评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其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及,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语丝体分为两大类别,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小品。

问题小说:

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是五四时期小说创造的排头兵,兴盛于1919-1923年。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在1919年下半年《新潮》作家的作品里初见端倪,如罗家伦《是爱情还是痛苦》,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1919年下半年冰心《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正式发表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弊端,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其兴起,标志着写实主义文学走出了问题小说拍的创作范式,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 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村生活的 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自叙传小说(浪漫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吸收了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孤独敏感,在痛苦中放纵自己,在酒色的沉迷中获得短暂的解脱。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尝试集》

胡适的诗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1920年出版,共三编。第一编大多是脱胎于旧诗词的作品,第二、三编在运用自由诗体和音韵节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尝试。作品有《蝴蝶》,《一颗遭劫的星》《鸽子》等,或针砭时弊,或表达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或反映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或表达对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的同情。《尝试集》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被认为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小诗体:

1921-1923年出现的诗歌流派,五四高潮之后,诗人感情由热而冷,热衷沉思,追求人生价值与意义,同时受日本短歌、徘句和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由此出现小诗盛行的局面。确立小诗美学规范的是周作人,朱自清,代表诗人冰心,宗白华,作品有冰心的《繁星》《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捕捉刹那间的感受与哲思,变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为内心的主观表现,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成为“新诗坛上的宠儿”。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但有些小诗篇幅过短,容量小,内容贫乏。1925年以后,小诗潮流逐渐消散。

湖畔诗社: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了他们的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合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他们的诗是整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显示出抒情自然活泼,语言质朴率真,诗行短小的创作特色。他们的首要贡献是爱情诗的创作。湖畔诗社的情诗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展现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和气质,体现了对女性人格尊严价值的尊重以及对人的情爱自由的肯定,是真正的现代情诗。代表作家作品有应修人的《妹妹你是水》汪静之的《伊底眼》。

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象征诗派

“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含意难清。他们讲究比喻,却过于难以捉摸。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未名社

未名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刊物有《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等。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等。未名社以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创作上以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为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太阳社

太阳社是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成立的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阿英)等等,成员多为共产党员。出版《太阳月刊》等。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但有左倾错误观点,否定和攻击鲁迅;创作了不少具有革命罗曼蒂克错误倾向的普罗文学作品。成员后都加入左联。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明确宣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之一翼。左联成员发展到270多人,著名作家有鲁迅、茅盾、郁达夫、夏衍、田汉、周扬、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蒋光慈、殷夫、柔石、胡风等。出版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等,接办和该组了《大众文艺》、《现代小说》、《文艺新闻》等期刊。鲁迅做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下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面鲜艳的战斗红旗,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1936年春,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左联”解散。

社会剖析小说:

“社会剖析小说”是指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中以茅盾为首、包括沙汀、艾芜、吴组缃等作家创作的一类小说,社会剖析小说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继承并发展五四时期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创作方法上建立起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自觉将小说艺术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在大规模全景式地再现社会动向,以科学理性精神从经济角度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生活进行剖析,在宏大的结构中对历史性题材作客观描绘,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典型人物。茅盾、吴组缃、沙汀、艾芜等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对社会人生世相加以冷峻剖析的作品,在意识形态话语下,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及“异域情调”的风景画、风俗画进行描写,既是对早期“乡土写实派”的历史回应,又开创了新的乡土小说范式,为20世纪40年代乃至新中国建立后的乡土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和发展路径的启示。代表作品有矛盾的《子夜》《春蚕》《林家铺子》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沙汀的《在祠堂里》。

普罗文学:

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白色恐怖下的心态。作品很多具有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但普罗文学存在严重缺陷,最主要的错误是“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同时,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动的倾向未得到清算。因此成功作品不多,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

东北作家群:

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北平,上海等地的一批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大河小说:

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李劫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

京派:

是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后,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一个自由作家群,当时也成=称“北方作家群”。主要成员有沈从文、朱光潜,废名,芦焚,萧乾等。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京派"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纯正,反对文以载道的浅陋,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在文化思想上继承了五四文学改造国民性的传统,关注人生。在审美趣味上讲究"和谐"、"节制"、"恰当"的审美特点。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作品表现"湘西世界",富有文化意蕴,具有静穆诗美和牧歌情调。

新感觉派:(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

新感觉派是20世纪我国第一个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受日本新感觉派和都市文学的影响而产生,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等。1928年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最早尝试新感觉派的艺术手法,后穆时英,施蛰存作家自觉运用新感觉派艺术手段。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的形成。新感觉派在内容上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其在小说形式,技巧探索上的先锋性和前卫姿态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等。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内容上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上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主张反映大众、时代的社会现实;反映无产阶级的认识。这是一个与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现代诗派:

是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时受到欧洲现代派影响,代表诗人: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戴望舒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成为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主编的《新诗》月刊出版,扩大了现代派诗的影响,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现代诗派特点: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提倡写作“纯然“诗歌,追求诗歌的散文美,以意象奇特,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晦涩的诗风,多表现诗人自我的情绪和遐想,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论语派(性灵文学):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七月诗派:

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因《七月》杂志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方然,牛汉等。七月诗派以胡风的文艺理论为依据,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要求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七月派诗人具有深重的忧患意识和浓烈的郁愤情绪,在情感抒发上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在诗形上,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有鼓点式短句的“田间体”,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有随诗情起伏而变化多样、句式长短交错的“艾青体”,在语言上,他们重视运用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简洁有力。色彩强烈。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代表作家作品有,绿原的诗集《童话》、《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鲁藜的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阿垅的《纤夫》.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

九叶诗派:

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浞、袁可嘉、穆旦(查良铮)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义者”。过去被称为“现代诗派”,“新现代派。1981年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九叶诗派一方面“扎根现实”,用诗歌形式传达了中国人民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时代情绪,一方面深受20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艺术主张上,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强调反映现实和挖掘内心的统一,在艺术表现上,富有丰富的感觉意象,和鲜明的知性特征,深邃的象征意象,内涵丰富,语言清晰准确,诗意朦胧含蓄。九叶诗派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精华,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诗歌传统,是对中国新诗的又一次探索和创造,推动了中国新诗的现代化。代表作家作品有穆旦的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

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动,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包括由“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剧艺社”在内的各种专业和业余的剧团,最多时达120个之多。这些剧团常组织联合演出,除了配合抗日的剧目,也上演较有艺术水准的翻译剧和历史剧。这时一些比较优秀的剧作,如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以及他改编的一些外国剧作,都代表了“孤岛文学”时期戏剧创作艺术的水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早期的代表作,包括《家》《春》《秋》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其中《家》的成就最高。《家》写于1931年,最初题名为《激流》,后来以单行本发行时改名为《家》,1938年和1940年,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续写了《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中国转折时期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走向分化衰落,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展现了封建家族了内部的罪恶与腐朽,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反抗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的鲜明旗帜,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描五四时代的一幅杰出的社会生活的插图,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同时推动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

双百方针:

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政策。是发展繁荣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1956年5月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主要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在创作上,直面矛盾,干预生活,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作品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并把笔触深入人物的情感世界,突破长期封锁的人性禁区,作品如《红豆》。

山药蛋派: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山西作家赵树理坚持用大众化、通俗化的手法,写出了一批关注农村农民的优秀作品,这些带着乡土味的“土得掉渣”的创作方法,被文学界称为“山药蛋派”,赵树理也因此成为“山药蛋派”的鼻祖。“山药蛋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文化大众化,将文学还给了人民;二是建立了一种清新、朴实、自然、俭省的民间语言;三是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山药蛋派”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与形成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熟与发展,然后到新时期的复兴,经风雨沧桑,历半个多世纪,作为文学流派的整体形象塑造,时间之长、作家之众、影响之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十分少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山药蛋派”的写法被逐渐发展传承下来,继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作品后,“山药蛋派”的其他几位作家马烽、李束为、孙谦、胡正等写出了《吕梁英雄传》《我的第一个上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作品,都在我国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文坛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思潮,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潮流,伤痕文学以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为先声,以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命名,以周克芹的《徐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伤痕文学标志着现实主义的恢复和启蒙新话语的诞生。其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和抗争。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人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献身》(陆文夫)、《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从森林来的孩子》(张洁)。伤痕文学第一次从人道主义立场来描写人物,描写了专制主义和极左路线下的人性摧残,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并以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悲剧性开80年代现实主义深化道路。

反思文学:

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思潮,以茹志娟1979年发表的短篇《剪辑错了的故事》为代表。以反思十年动乱的种种前因后果和经验教训,回顾历史,展望明天为主要内容,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反思文学力图通过艺术概括深刻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从不同方面总结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教训。标志着现实主义的深化。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等。

改革文学:

1978年之后,中国开始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并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改革文学”。“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改革小说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代表作高晓声的《陈焕生上城》。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是指“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造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发表《文学的“根”》一文,声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民族传统的文化的土壤中”,随后郑万隆,李杭育,阿城等相继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文学只有建立在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开掘”之中才能与“世界文学”进行对话。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寻根文学推动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其创作的现代主义元素拓宽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路径。综览寻根小说,这一批作家对自己所寻的"根"究竞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等并不甚了然,其对"根"或"文化"的态度也较矛盾,概括地说大致有这样三类:一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三是持辩证态度,代表作有冯骥才的《神鞭》。

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而产生的小说创作潮流。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放弃对历史真实的追寻和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符号化,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语言冷漠,近乎零度情感。代表作家作品有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余华的《现实一种》等小说。先锋小说是80年代文学向90年代文学转化的契机,为叙事革命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打破了传统文学范式,使极端化的个人写作成为可能。

新写实小说 :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小说潮流,得名于《钟山》1989年第3期推出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新写实小说”注重还原现实生活本身,真诚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或无奈,追求“零度情感”叙述态度,力求复原一个未经权力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生活的无奈和渴望走出的焦灼,在无奈的生存中表达一种生命的韧劲和局部的激情,在原生态的冷酷中透出生存的硬度。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

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以新的历史观,新的叙述形态对历史进行追溯的小说,是对此前的启蒙主义式的历史叙述的某种反拨和重构。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将历史当作意念中的历史,按自己的理解重新创造历史,充分发挥想象之能事虚构故事。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苏童的《妻妾成群》,莫言的“红高粱”系列。

朦胧诗:

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潮流,又称“新诗潮诗歌”。朦胧诗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故得此名。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芒克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8年北岛芒克创办刊物《今天》,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朦胧诗在作品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人道主义的人本主义;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统一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代表作家作品有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北岛《回答》。

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90年代出现的一批诗人,又称“新生代诗人”。第三代诗歌在内容上,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重视流派和理论建设,在创作上反意象,反优雅,主张冷抒情让诗歌面对世界,表现原始真实。他们把诗歌从群体仪式中解放出来,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当代新诗的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特点。代表流派有非非主义,他们文学社,海上诗群。代表作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尚义街6号》,海子的《麦田》。

《随想录》:

是巴金晚年创作的杂文集,巴金自1978年底香港《大公报》辟《随想录》专栏,在1978-1986年,共作散文150篇,陆续以每30篇为一集,共5集,分别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巴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把对历史的反思,对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对一些言论观点的批判,质朴直白的讲述出来,文字朴实,真实自然。感情真挚,并具有恢弘大气的人格美。以其深刻的自审和忏悔,冷静严厉地剖析自己,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对民族,时代,社会的深刻反思。《随想录》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以失落社会良知并以个人流血的灵魂批判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

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截图

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8)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9)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10)时代的低语傅小平pdf下载-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在线阅读免费版插图(11)

评分及评论

无用户评分

来评个分数吧

  • 5 分
    0
  • 4 分
    0
  • 3 分
    0
  • 2 分
    0
  • 1 分
    0

Comments